时间:2022-08-30 21:43:36 | 浏览:1539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中国的天空之镜、中国的马尔代夫、中国的一号公路、东方瑞士……“青海是全国网红景点最多的地方,去过5个以上,才算真正到过青海!”
大地之眼、火星营地、魔鬼城、茫崖秘境……“青海绝美的网红景点,来这里‘凹’造型就对了!”
拥有高山草原、森林湖泊、江河湿地、荒漠戈壁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内涵丰富、种类多样的地域文化,青海的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坚守生态底线,用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成就高品质青海旅游,夯实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基础,真正让旅游中的网红长红,青海在行动。
柴达木雅丹地貌。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统一思想 高标准规划先行
在“此生必去”“打卡圣地”网络推文标题的加持下,近年来,西北游、大环线的火爆程度突破了青海人的想象,也让青海旅游产业发展切实享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红利。如何长期享受互联网给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青海开始探索。
2021年8月,青海省印发的《关于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行动方案》中提出,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2021年12月,青海省政府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了重点行动。
与此同时,青海省从坚持“一环引领、六区示范、两廊联动、多点带动”的生态旅游发展框架,以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推动六大重点行动,28项具体措施。其中高标准编制《青海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青海省专项规划》等9个专项规划,谋划了一批既有生态体验又有文化感受的精品项目,努力打造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布局合理、产品体系丰富、服务水平优质、管理运营科学、带动效益明显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按照方向,确定目标。《行动方案》提出,到2035年,旅游人次与总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入境游客人次占比明显提升,全省生态旅游标准基本完善,生态旅游体系基本建立,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基本建成,实现生态旅游强省目标。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因地制宜 做好生态文章
从编制规划迈出关键一步,《行动方案》中确定的一项重点行动,就是“建设自然人文为主的生态旅游风景道”,为扎实推进此项工作,“十四五”期间,青海省规划打造了大通河生态旅游风景道、全景祁连旅游风景道、“神奇天路”生态旅游风景道、黄南一号风景大道、环玉树生态旅游风景道等一批生态旅游风景道项目。
西宁市、海东市作为全省最重要的旅游集散和支撑服务中心,规划设计的风景道主要依托国、省交通干道,以特色景观和多民族文化资源为重点,整合沿线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形成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成为全省生态旅游风景道的核心与支撑。
生态旅游目的地自然资源禀赋更加突出的海北州、海南州、海西州、黄南州、玉树州和果洛州,以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规划设计的风景道充分依托交通线路,重点围绕串联特色景观资源,形成线路类型、主题、特色多样的旅游风景道体系。海南州则以近西宁的区位优势,推出黄河探秘游、生态休闲游等旅游线路,做好生态观光游文章。
热贡艺术博物馆。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深度融合 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
拥有被国家文化部列为青海省唯一的热贡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黄南州同仁市,推出了同仁·热贡艺术探秘游,通过非遗进景区、传统文化展演展示、文创产品研发等措施,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各项行动中,让文化唱大戏。
文化能催生旅游发展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提供坚实保障。
优质的旅游资源禀赋、特色鲜明的旅游风景道有了,文旅持续深度创新融合,还需要继续完善设施服务,提升旅游服务标准,从而提高游客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让数字赋能文旅发展。2021年,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建成了青海“数字文旅”大数据平台暨应急指挥中心,“互联网+文旅”深入推进,搭建了“一朵云、一张网、一中心”数字文旅总体架构,完善了“一主、四辅、八平台、N应用”数字文旅体系,更好服务游客。在海西州格尔木市,格尔木智慧文旅大数据分析中心作为“信息源”,为格尔木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助力格尔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之前的“卖门票”到现在的“卖服务”“卖体验”,青海紧抓文旅转型契机,加快旅游产品升级,拓展旅游新业态,通过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丰富的推广活动、惠民利民的政策,以及文化旅游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推动青海旅游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青海省接待游客3973.42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349.9亿元,同比增长20.7%。青海在充分享受到的互联网红利中看到,要想吃好生态旅游这碗长久饭,在生态旅游中注入文化魂,不断完善旅游设施,提档升级服务质量,青海的大美风光方能走得更远、走得长远。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中国的天空之镜、中国的马尔代夫、中国的一号公路、东方瑞士……“青海是全国网红景点最多的地方,去过5个以上,才算真正到过青海!”大地之眼、火星营地、魔鬼城、茫崖秘境……“青海绝美的网红景点,来这里‘凹’造型就对了!”拥有
雨城区多营镇中国藏茶村 碧峰峡熊猫山谷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2019年7月29日,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暨半年经济工作会召开。会议共提供了3个参观点位,位于雨城区的海子山国际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以下简称:海子山度假区),即为其中之一。不负众
崂山区城市美景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崔璞城市是个具有生命的有机体。种下一颗种子,萌芽、破土、吐绿……这就是城市生长的力量。崂山区拥有着源源不断的生长力。在这里,可以听到城市拔节生长的声音,感受蓬勃向上的力量。在这里,干部群众真抓实干,高水平打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记者 蒙进煌 胡铁军 通讯员 韦柳勇 覃丽桂中小城合山市,既是百年煤都、光热之城,也是国家级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上如何依托工业旅游资源优势,在争创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中走好“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刘虹辰8月20日,由中华美学学会、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2深圳国际城市美学论坛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以“重新发现城市美学”为年度主题,通过前瞻视野、多元交锋的高峰对话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26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新明 吴禾昆)近日,记者从盐田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沙头角口岸复合开发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开工,重建后的沙头角口岸将以口岸功能为核心,叠加国际旅游服务。
新华网陈延特摄1月13日,由新华网主办的“第六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在京举办。丽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唐佳琼接受新华网专访。丽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唐佳琼接受新华网专访。问:丽江自古以来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彭典 徐昆 实习生 余仙仙) 11月11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遵义市围绕旅游产业综合实力、经济效益双提升,大力实施“四大行动”,坚持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立足旅游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区域旅游发展模式。发展全域旅游是推动和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绿水青
截至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9434美元,涨幅为262%;10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9960美元,涨幅为226%。与此同时,欧佩克在发布的最新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把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预期从此前的340万桶/日下调至310万桶/日。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贺梨萍8月20日上午,上海市举行临港新片区三周年新闻发布会。在临港新片区揭牌运行三周年之际,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总
承接上周的升势,北京时间8月1日现货黄金价格继续保持在1760-1765美元/盎司附近。上周,国际金价大幅飙升39.01美元,涨幅达到2.26%,以1765.93美元/盎司报收,盘中最高曾触及1767.82美元/盎司,一举创下近三周以来的高
8月24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陶凯元出席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第三届研讨会暨首批专家委员续聘活动,并在“国际商事法庭的最新发展趋势及热点前沿问题”议题下作主旨发言。陶凯元强调,中国法院始终坚持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
8月27日,“国际青年中国行·云南”的青年代表们来到大理市,走进古生村科技小院、喜洲古镇喜林苑,实地了解在科技支撑下大理的洱海保护、乡村振兴、古镇保护。科技小院里的绿色发展故事8月27日上午,青年代表们来到古生村科技小院。在这里,可以看到作
6月27日上午,2022年“6•26”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柳州市鱼峰区禁毒公园举行,鱼峰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叶志勇,副局长黄文宇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活动。活动中,分局禁毒大队通过设立禁毒知识咨询台、禁毒知识宣传展板、悬挂禁毒横幅、展示